房山区 [切换站点]
江西
广宗县
河北
云南省
麦聚号  >  社保  >  2023社保名师堂:以北京为例,详细讲解2023社保调基政策与实务
2023社保名师堂:以北京为例,详细讲解2023社保调基政策与实务
2023年07月15日 13:55   浏览:70   来源:今日白洋淀
微信图片_20230708100902.png

麦聚零工驿站小程序通过数字化技术+实体零工市场,帮助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,助力解决用工难题。系统涵盖了:区域管理统计、零工登记、线上岗位、线上任务订单流程、技能培训等功能模块,让务工人员多角度多方位找工作。同时,通过雇主者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,保障招聘信息的真实性、有效性等。在线解答、交流务工人员所关心的岗位信息


7月6日,由众合云科旗下51社保主办的“2023社保名师堂”于线上圆满举行。


上篇中,众合云科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- 庚鑫深入讲解了社保政策变化与判断。今天,我们继续跟着庚鑫老师的脚步一起来看看「社保调基政策与实务」



以下为庚鑫在2023社保名师堂的精彩实录分享:



一个让HR简单到哭却复杂到爆的公式


调基是HR每年一次的大考,因为社保基数关联的因素很多,一旦报错或者没有报对都会影响员工待遇问题,所以我们把调基成为HR每年一次的大考。


首先,我们先看一下社保的调基公式:社保缴费=基数x比例


我们经常说这个公式让HR简单到哭却复杂到爆。主要源于大家对社保基数的理解不同,这里我给大家详细讲解。


一、  社保基数的生效周期与核定周期


以北京为例,社保基数的生效周期和核定周期分别为:

● 生效周期:是从每年7月-次年6月,即2023年7月-2024年6月是本次调基的生效周期。

● 核定周期:是针对2022年1月-12月自然月期间实际产生的工资进行核定。


大家要注意区分这两个周期。


二、社保基数的核定


基数来源于工资,但又不一定等于工资。这也就要求HR对工资总额的定义充分了解。


工资总额理解上应以国家统计局1号令为原则,在实务中以原劳动部社会保险中心60号函为实际落地指导政策,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和比例严格执行,特殊情况下基数核定规则补充。


首先先看一下国家统计局1号令对工资总额的定义,即工资包括6个部分:计时工资、计件工资、奖金、津贴补贴、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。


也就是说,核定社保基数,以上6个部分都需要加入。


这里也需要提醒一下大家:


在《个税法》的九项所得中只有一项属于基数核定范围,即工资薪金所得,其他八项均不属于基数核定范畴。如企业员工,既拿了工资薪金又拿了期权或股权分红,分红所得不纳入社保基数。



三、社保基数核定规则


单位有两种社保基数核定规则:

● 一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;

● 一种按照个人缴费基数之和。


这两种目前仍会同时存在,在个人核定时,老员工是以上一年度本人的月平均工资为基础,在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300%和60%之间进行核定。


根据在1997年劳办发116号文规定,新员工按照起薪当月的工资作为缴费基数。



总结一下基数核定的原理:即老员工基数核算按照上年的月均工资来核定,新员工按照入职首月的工资进行核定,即新人首月起薪,老人上年月均,社平上限和下限截取基数来核定,但这仅适用于年度核算,不适用于月度核算。



以北京为例,解析社保基数核定细节


基数核定里还有很多细节,如工资不全月、员工入职不足月等等问题怎么办?接下来以北京为例,给大家详细讲解。


6月9日,北京人社部发布了《关于合并申报2023年度“五险一金”缴费工资有关问题的通知》,总体来看今年的通知和去年的变化不是很大。


一、北京社保基数申报的4点提示


1、2023年企业职工申报调基时间是从6月10号-7月25号,今年截止时间是7月25号,HR要关注最后截点,要在7月25号之前完成,尽量不要在25号当天做,避免集中式出现系统的问题。


2、2023年7月起按照新的社保基数来进行缴纳五险一金。HR要注意,7月份的工资表要发生变化,个人缴纳部分要进行调整,个税、员工工资等都会发生变化。


3、如果HR没有去申报缴费工资,7月起将按照单位上月缴费额的110%确定2023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工资。


4、申报缴费工资时没有做上下限限制,也就是说申报时您就按照自然年统计出的月平均工资来申报,如员工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是1.8万元,就按1.8万元申报,人社局核定时会按照北京市公布的上下限标准来截取缴费基数,如果高于上限就按照上限进行基数申报,如果低于下限就按下限进行基数申报,在上下限之间的按照实际申报的工资作为缴费基数。


二、2023北京社保基数核定需要关注2个重点


北京2023年基数核定我们还需要重点一些问题。


1、今年是北京五险一金缴费基数合并申报的第4年,仍采取通过人社网站统一申报,然后再将数据传送给税务、医保、公积金等不同部门。


人社部门和医保部门负责社保基数申报,税务部门负责社保费征收。


这里给大家简单演示一下北京五险一金合并申报的步骤:


➡️向左滑动查看北京五险一金申报步骤


2、北京五险一金基数上下限核定原理,首先,五险基数根据不同社平口径工资核定,而公积金上下限基数的推理相对复杂。


社平口径为什么会变复杂?


源头1

2019年4月28号,北京人社局、财政局、税务局、医保局联合发布《关于降低本市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》,明确养老保险要采取全口径社平的方式,也就是说养老保险的上下限是根据全口径社平核定出来的;


2019年5月30号,北京人社和北京统计局联合发布《北京市工资数据发布内容的通告》,明确原两局联合发布的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不再发布。同时,北京人社局发布全口径平均工资数据,全口径社平工资只适用于三险的基数依据;


2020年7月17号,北京市社保和医保分别发布了全口径单位的平均工资,医保和生育单独发布上下限标准。


源头2

2021年,北京五险一金缴费基数合并发布,2022年同样是联合发布。今年是否继续联合发布?我们以官方的通知为准。


2023年北京社保的上限还未公布,根据2022年的社保基数,我们推断出社保的下限是按照社平口径×60%作为下限,上限按照社平口径×300%。



今年社保下限和上限最终的通知要以官方文件为准。


三、公积金缴存基数上下限是一道推理题


公积金的缴存的上限和缴存比例很明确,上限是按照职工月社平工资的3倍,比例在5%-12%之间。


公积金缴费基数下限与最低工资、最低生活保障费相关。其中北京最低生活保障费是按照最低工资的70%确定。


公积金缴费基数下限还有临界点,即个人缴纳公积金后的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,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公式反推出来临界点:

● 第一个临界点是基于最低工资下限为基础计算出来的,即最低工资临界点=最低工资÷(1-比例%);

● 第二个临界点是根据待岗工资,即待岗基本生活费临界点=最低工资×70%÷(1-比例%)。


也就是说,在计算完之后,工资-基数×比例≥下限;基数×(1-比例%)≥下限;基数≥下限÷(1-比例%)。



北京市2023年暂未发布最新的最低工资标准,我们以2022年为准,即2320元。待岗生活费为1624元,公积金缴费比例区间为5%-12%,那么可以计算出来缴费基数下限,如上图所示,具体以官方发布为准。


四、公积金申报需要注意几个细节


1、千万不要着急。要等人员变动稳定,工资统计数据核算准确,政策细节确定之后再申报。


北京今年五险一金合并申报的时间是7月25号以前,但公积金有合并申报的托收日,需要在托收日前进行申报,最晚也是7月25号。


公积金和社保不一样,社保建议先做增减员,再做申报,而公积金一定是先办理跨年清册,后做增减员。


同时公积金也有两个核定周期:

● 基数核定周期:2022年1-12月;

● 基数申报周期:是今年6、7两个月。


2、算准工资是核心,申报只是手续,不要把大量时间放在申报手续上,算准工资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,HR要学会三法融合思维,要理解人力、财务和税务之间的逻辑。


3、核定细节。今年与往年一致,五险一金既可以合并申报,也可以单独申报。


用人单位可以通过社保企业管理系统申报社保基数,公积金可以登录公积金平台进行跨年清册的单独申报。如果合并申报之后,又在平台上进行了单独申报,就以单独申报的基数为准。



同时我们不仅要关注申报,还要关注长期合规。HR要研究政策看清时势,不要存在侥幸心理。



最后,全国调基通知在陆续发布,已经公布城市的五险一金基数我们做了部分总结。



根据部分城市社保申报基数时间和申报规则,我们会发现有两种情况,第一种叫单基数,单基数是以上一个自然年度职工本人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,双基数是单位按照参保职工当月个人缴费基数之和来核定,而个人是以上年度本人的月均工资来核定。


五险一金基数核定在全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,如果您想具体了解当地细节,可以参加51社保属地分公司举办的实务培训活动。


社保基数的申报每年对于HR来说都是一场大考,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,还需要准备大量的资料,既耽误时间又容易出错,但如果你是51社保的客户,你可以通过101HR 服务平台,一键提交全国轻松办理,不管是哪个城市,只要你把基数按照模板下载填写并上传,剩下所有工作都可以交给51社保来办理。


社保调基属于我们的标准化服务之一,我们不仅提供社保服务,更是以雇主、人力资源管理为基础,从入职、在职和离职,以雇员为中心,提供一系列专业性服务。



头条号
今日白洋淀
介绍
推荐头条